Your current position: Home > Faculty > Faculty By Dept. > Bod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 Professor > Content

Professor

沈傳亮

Time:2022-04-22   Views:



沈傳亮,漢族,吉林長春人,1978年3月出生,2005年參加工作,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曆:

2000.09-2003.06BETVLCTOR 機械設計及理論 碩士

2003.09-2006.06BETVLCTOR 機械電子工程 博士

2005.09-2008.09BETVLCTOR 伟德BETVLCTOR 講師

2008.09-2017.09BETVLCTOR 伟德BETVLCTOR 副教授

2008.11-2009.11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博士後

2012.11-2013.11美國康涅狄格州立大學 訪問學者

2017.09-現在 BETVLCTOR 伟德BETVLCTOR 教授

2019.12-現在 BETVLCTOR 伟德BETVLCTOR 博士生導師


講授課程:

車身實驗學、大數據導論、新生研讨課、教授專題講座、智能座艙與人機交互、無人駕駛車輛、車身電控技術。


人才培養:

已畢業研究生:18人

在讀研究生:10人

本科畢業設計:54人

大學生創新項目:68人(15項)

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項目:50人(3屆)


個人簡介:

沈傳亮,男,伟德BETVLCTOR1946教授,BETVLCTOR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車輛系統與安全研究中心(CVeSS)博士後。2005年9月留校任教,2006年晉升為講師,2008年晉升為副教授,2017年晉升為教授。現擔任車身工程系主任、工業設計吉林省一流專業負責人、吉林省汽車車身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曾任車身實驗室主任、轎車車型開發中心主任、、車身工程系副主任、BETVLCTOR吉智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隊指導教師。先後兩次赴美分别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和學術交流。目前擔任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智能網聯車輛技術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參與編寫及翻譯學術著作3部(《汽車智能駕駛系統開發與驗證》、《駕駛輔助系統計算機視覺技術》、《自動駕駛—未來更安全、更高效的汽車技術解決方案》)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基于壓電宏纖維複合材料的車身結構主被動混合抑振技術研究”和“智能電動汽車SMA執行機構柔性驅動機理與控制方法研究”),博士點基金1項(“基于壓電材料的車身結構主被動混合抑振機理研究20090061120092”),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2項(“絲式SMA車載執行機構驅動機理與關鍵技術研究20160101283JC”和“智能電動汽車車輛前端自适應可逆防護機理研究20210101060JC”),吉林省教育廳項目1項,教育部基本科研業務經費專項基金1項,國家高科技發展計劃863項目子項目1項,以及其他項目共計主持十餘項;作為項目主要參加人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複雜道路環境系統感知與目标跟蹤技術2017YFB0102601”,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高科技發展計劃863項目4項,以及多項其他省級、校級科研項目。獲得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BETVLCTOR優秀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稱号1項,BETVLCTOR雙語教學大賽二等獎1項,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總成績第3名,在“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omposite Structures”“Thin-walled structures”、 “機械工程學報”以及“汽車工程”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申請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40項,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近30名,指導本科生大創項目15項,指導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3屆。


研究方向:

1.車身智能化方向,利用壓電材料、形狀記憶合金等智能材料進行車身結構抑振、被動安全智能化研究和車載智能傳感/執行器件開發;

2.汽車人性化與智能化方向:智能人機交互、車路協同控制、車輛自适應防護系統、主被動安全一體化等研究。


學術論文:

1.第一作者,Shape Memory Alloy Hybrid Composites for Improving Impact Properties. MATERIALS SCIENCE, 2021(SCI)

2.第一作者(除學生外)Study on energy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variable thickness CFRP/aluminum hybrid square tubes under axial loading. COMPOSITE STRUCTURES,2021(SCI)

3.第一作者,Desig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ape Memory Alloy Flexible Actuato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ORS AND INSTRUMENTS,2021(EI)

4.第一作者,Research on Vibration Suppression Effect of Shape Memory Alloy on Thin-walled Structur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ORS AND INSTRUMENTS,2021(EI)

5.第一作者,Energy absorption analysis of square-circle hybrid section tubes under axial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ASHWORTHINESS,2020(SCI)

6.第一作者,Study on a Right-Turning Intelligent Vehicle Collision Warning and Avoidance Algorithm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0(SCI)

7.通訊作者,Topological Analysis and a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Aluminum Alloy Frame Body of Electric Vehicle.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2020(EI)

8.通訊作者,Rapidly Coupling Parametric Optimal Design of Partial Structure Modification for Integral Body.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2019(EI)

9.第一作者,Research on the energy-dissipating properties of SMA wires used in smart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9(EI)

10.通訊作者,基于仿生的A柱-後視鏡區域氣動降噪研究,汽車工程,2018(EI)

11.第一作者,Impact protection behavior of NiTi shape memory alloy wir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SCI)

12.通訊作者,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triple vibrators.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2017(SCI)

13.通訊作者,Study on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fuzzy logical and genetic optimization method.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7(SCI)

14.通訊作者,汽車椅面傾角對駕駛員乘坐舒适性的影響分析,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EI)

15.第一作者,Research on the Weathering Ability of NITI Shape Memory Alloys. ICMME, 2017 (EI)

16.通訊作者,Axial crushing theory of externally fiber-reinforced thin-walled twelve right-angle section tubes.THIN-WALLED STRUCTURES,2016(SCI)

17.第二作者,A disposable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closed-loop insulin therapy system.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10(SCI)

18.通訊作者,車外後視鏡造型對氣動噪聲影響的實驗研究.汽車工程,2017(EI)

19.第一作者,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tatic stiffness for vehicle body in whit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EI)

20.第一作者,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ltilayer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3 (EI)

21.第一作者,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control for the autobody thin-wall structur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EI)

22.第一作者,The analytical modeling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bridge-type displacement amplifier.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EI)

23.第一作者,The influence analysis of geometric parameters on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control.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EI)

24.第一作者,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control for the simplified autobody beam structur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EI)

25.第一作者,Comparison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s for autobody thin-wall structur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EI)

26.第一作者,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of vehicle body in whit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EI)

27.第一作者,Study on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technique based on cantilever beam.CMCE 2010,2010(EI)

28.第一作者,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parallel multi-channel cylindraceous electrorheological valve. ICICTA 2010, 2010(EI)

29.第一作者,壓電驅動式高頻電液伺服閥實驗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8(EI)

30.第一作者,杠杆放大型直動式壓電伺服閥動态特性.BETVLCTOR學報(工學版),2008(EI)

31.壓電驅動型胰島素泵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7(EI)

32.第一作者,壓電型多振子單腔精密藥物輸送泵.BETVLCTOR學報(工學版),2007(EI)

33.第一作者,新型直動式壓電伺服閥.機械工程學報,2004(EI)

34.通訊作者,壓電驅動型電液伺服閥前置級驅動器實驗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4 (EI)


發明專利:

1.第一發明人,一種基于車聯網的多工況換道安全預警系統及預警方法(授權發明)

2.第一發明人,一種協同調節的汽車前進氣格栅與前擾流闆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授權發明)

3.第一發明人,一種基于車聯網技術的交通路口通行輔助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授權發明)

4.第一發明人,一種汽車後向防碰撞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授權發明)

5.第一發明人,一種基于車聯網技術的特殊車輛交通誘導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授權發明)

6.第一發明人,一種基于碰撞時間的右轉彎智能車輛兩級制動主動避撞系統及避撞方法(授權發明)

7.第一發明人,一種陣列式汽車座椅型面自适應調節裝置及方法(授權發明)

8.第一發明人,一種基于形狀記憶合金主動保護裝置的預碰撞系統(授權發明)

9.第一發明人,一種帶有位置自動調節功能的汽車安全座椅及方法(授權發明)

10.第一發明人,一種電控形狀記憶合金驅動的車載空調掃風裝置(授權發明)

11.第一發明人,一種基于形狀記憶合金的緩沖吸能式安全帶預緊控制方法(授權發明)

12.第一發明人,一種柔性可彎曲形狀記憶合金驅動器(授權發明)

13.第一發明人,一種套筒式形狀記憶合金汽車碰撞吸能盒.(授權發明)

14.第一發明人,一種形狀記憶合金汽車智能吸能結構及其控制方法.(授權發明)

15.第一發明人,汽車落水車門車窗控制系統.(授權發明)

16.第一發明人,一種精确溶液配比裝置.(授權發明)

17.第一發明人,集成式精密藥物輸送泵.(授權發明)


科研項目:

1.智能電動汽車SMA執行機構柔性驅動機理與控制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2019-2022

2.智能電動汽車車輛前端自适應可逆防護機理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2021-2024

3.複雜道路環境系統感知與目标跟蹤技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參加人,2017-2021

4.駕駛員操縱能力動态演變規律及其對智能汽車人車控制權分配影響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2018-2021

5.絲SMA車載執行機構驅動機理與關鍵技術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2016-2018

6.感知人機與高精度駕駛員模型開發,企業項目,主要參加人,2017-2019

7.形狀記憶合金車載馬達驅動技術研究,省教育廳項目,項目負責人,2016-2018

8.基于壓電宏纖維複合材料的車身結構主被動混合抑振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2011-2013

9.基于壓電材料的車身結構主被動混合抑振機理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負責人,2010-2012

10.軌道客車貫通道鉸接系統三坐标測量與建模,企業課題,項目負責人,2016-2017

11.基于Tecnomatix軟件的汽車車身輕量化柔性滾壓及焊裝工藝仿真系統開發企業課題,項目負責人,2016-2017

12.駐波超聲/高頻磁場在非接觸可控熔融與階梯凝固過程中的混⏭➰用機理及控制方法研究,主要參加人,2015-2017

13.基于智能壓電材料的車身結構主被動混合抑振機理研究,教育部基本科研業務經費項目,項目負責人,2010-2011

14.基于A160白車身剛度模态性能的車身結構開發,企業課題,項目負責人,2011-2012

15.轎車混合FE-SEA建模與車内中頻噪聲分析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參加人,2013-2015

16.M31R白車身剛度測試,企業課題,項目負責人,2012-2013

17.壓電精密緻動技術的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主要參加人,2008-2010

18.車身結構主被動抑振技術研究,BETVLCTOR種子基金,項目負責人2007-2008

19.具有自檢測功能的微型精密壓電泵研究,國家863項目,主要參加人,2007-2010

20.前碰撞約束系統開發,國家863子項,主要參加人2006-2010

21.商用車駕駛室安全性開發技術,國家863子項,主要參加人2007-2008

22.用于胰島素推注的壓電微泵研究,國家863項目,子項負責人2005-2006


榮譽獎勵:

1.吉林省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2.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BETVLCTOR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4.BETVLCTOR優秀共産黨員

5.BETVLCTOR雙語教學大賽二等獎

6.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總成績第三名


聯系方式:

☯⚜☯: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郵箱:shencl@jl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