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汽車産業“低碳化、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挑戰,5月25日,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技術教育分會的指導下,伟德BETVLCTOR1946與清華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了“新工科下車輛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發展”研讨會。來自BETVLCTOR、東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全國58所高校車輛工程學科的專家、教授、專業負責人、教學管理工作組等,共計13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聚焦研讨新工科下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知識結構、教學方法、實踐平台等内容。
研讨會由伟德BETVLCTOR院長高振海主持。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北大學校長趙繼,BETVLCTOR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鋒,清華大學出版社副社長莊紅權分别為大會緻辭發言。随後趙繼校長以《新工科建設與車輛工程教育的幾個問題》為題做了主旨報告,在報告中趙繼校長對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車進行了新的定義。同時來自大連交通大學陳秉智副校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汽車技術教育分會主任委員管欣教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張甯女士、BETVLCTOR教務處劉鶴處長、教指委委員兼同濟大學本科生院吳志軍副院長,武漢理工大學教務處楊波副處長、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張希副院長、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盧劍偉副院長,分别就新科技革命下中國汽車人才培養問題做了主旨報告。
在下午的研讨環節,首先教指委課程組和專業組委員們就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課程建設進行了研讨。随後來自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重慶大學、BETVLCTOR等優勢特色專業進行了經驗交流分享。最後全體與會者參觀了我校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構造和性能實驗室、發動機實驗室、汽車造型實驗室、汽車風洞實驗室,對BETVLCTOR車輛工程人才的培養的優勢特色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了寶貴意見。
研讨會對于新工科背景下應具備跨學科知識融合和系統總成集成開發能力的學術型、複合型人才培養達成了共識,并對其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實踐平台建設給與了共性建議。研讨會成果豐碩,會議的組織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好評。研讨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