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教學單位名稱:伟德BETVLCTOR
02.實驗中心名稱:汽車實驗室
03.課程名稱:振動與噪聲分析
04.課程代碼:422053
05.課程類别:專業課
06.課程性質:選修
07.課程學時:28學時,其中含實驗 4學時
08.課程學分:2
09.面向專業:車輛工程
10.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
教學任務:“振動與噪聲分析”課程是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車身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選修課,其實驗課是本課程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主要的教學任務是介紹汽車噪聲測量系統的基本組成、典型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見試驗的操作方法、要領和數據處理步驟,培養學生進行工程試驗的基礎素質、培養實踐技能,為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或繼續深造奠定較堅實的車輛工程測試知識基礎。
教學要求:使學生鞏固和加深對汽車噪聲試驗方法及試驗操作流程的理解和認識,掌握汽車噪聲的基本試驗設計、國标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
11.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及實驗能力
學生應掌握相關測試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儀器标定的操作;掌握汽車噪聲測量系統的組成和測試技術;了解汽車車内噪聲、車外噪聲測試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噪聲測試的典型儀器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典型試驗項目的特點和操作技巧。
12.開設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測定
項目内容: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測試場地布置,聲級計安裝與布置。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聲級計校準與标定,由專業司機駕駛車輛進行試驗,學生根據試驗大綱完成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測試。
實驗項目:汽車車内噪聲測定
項目内容:獨立完成車内噪聲測試的聲學傳感器布置與安裝,數據采集儀器的連接與測試。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聲級計标定與校準。根據試驗大綱完成車内噪聲測試。
表1 《振動與噪聲分析》開設的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編号 |
實驗項目名稱 |
實驗類型 |
實驗性質 |
實驗學時 |
每組人數 |
首次開出年月 |
42205301 |
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測定 |
驗證性 |
必做 |
2 |
4 |
201210 |
42205302 |
汽車車内噪聲測定 |
驗證性 |
必做 |
2 |
4 |
201210 |
13.實驗教材或指導書或主要參考資料
[1]馮能蓮,尹安東《汽車試驗學》,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年;
[2]GB1495-2002《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3]GB/T 18697-2002《汽車車内噪聲測量方法》;
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标準
(1)考核要求:考核學生掌握汽車聲學試驗研究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針對實施能力及實驗設計/實驗分析/适應發展能力進行評價打分,評分标準參見表2、3所示。
表2 實驗實施(現場操作)能力評分标準
操作規範性,滿分40分 |
|||
0-9分 |
10-19分 |
20-29分 |
30-40分 |
不聽從老師指揮,不配合實驗組工作,幹擾實驗進程。 |
實驗規劃較差,在老師多次督促下能夠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較差,實驗現場記錄潦草。 |
實驗規劃較好,能夠在老師指導下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一般,實驗現場記錄較為準确。 |
實驗規劃得當,過程銜接緊密,能夠主動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較強,實驗現場記錄詳細、準确。 |
表3 實驗設計/實驗分析/适應發展能力評分标準
方案合理性,滿分20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16-20分 |
||
方案總體目的不清晰;方案中設計的實驗方法表述模糊;方案中設計的現場記錄表格嚴重缺失;設計的實驗方案沒有考慮實驗現場實際情況,基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
方案總體目的基本清晰,基本可以通過實驗達到分析相關參數對汽車性能實驗結果的影響之目的;方案中設計的實驗方法表述較清晰,基本可用于指導試驗操作;方案中的記錄表格體系尚可,記錄項目有缺失;方案對實驗現場實際情況的考慮不夠周到,可操作性較差。 |
方案總體目的清晰,能夠通過實驗達到分析相關參數對汽車性能實驗結果的影響之目的;方案中設計的實驗方法表述較清晰,便于試驗操作;方案中的記錄表格設計較完整,記錄項目較充分;方案基本考慮到實驗現場實際情況,可操作性較強。 |
方案總體目的清晰,能夠通過實驗達到分析相關參數對汽車性能實驗結果的影響之目的;方案中設計的實驗方法表述清晰,便于試驗操作;方案中的記錄表格設計完整,記錄項目充分;方案充分考慮到實驗現場實際情況,可操作性強。 |
||
手段科學性,滿分10分 |
|||||
0-5分 |
6-10分 |
||||
實驗報告中表述的實驗手段過程存在缺失;通過實驗報告的描述無法完整重現整個實驗過程。 |
實驗報告中表述的實驗手段過程完整;通過實驗報告的描述能夠完整重現整個實驗過程。 |
||||
數據準确性,滿分15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
實驗數據記錄嚴重錯誤;數據處理計算有重大誤差,結果不可信;數據圖表存在嚴重錯誤或表達不科學。 |
實驗數據記錄較準确;數據處理計算基本完整、較準确,結果基本可信;數據圖表基本準确、表達較合理。 |
實驗數據記錄準确;數據處理計算完整、準确,結果可信;數據圖表準确、表達合理。 |
|||
結論有效性,滿分15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
沒有對數據結果進行科學、準确的分析;沒有分析實驗方案中規定的相關參數對汽車性能實驗結果的影響;沒有考慮相關因素的影響或結論完全錯誤。 |
對實驗結果進行較全面的誤差分析;根據數據結果分析了實驗方案中規定的相關參數對汽車性能實驗結果的影響,結論基本可信;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實驗工況與理論模型的差異等相關因素的影響。 |
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準确的誤差分析;根據數據結果分析了實驗方案中規定的相關參數對汽車性能實驗結果的影響,結論正确;探讨了實驗工況與理論模型的差異等相關因素的影響。 |
(2)考核方式:采取考查的方式,根據實驗課上操作情況和實驗報告質量等綜合評定實驗成績,按五級分制方式計分。
(3)成績評定标準:實驗操作成績,40%;實驗報告成績,60%。實驗課不及格者,本課程按不及格記。
15.執筆人
彭思侖 工程師 靳立強 教授
16.制定日期
2020.12.30
17.審核人
李建華 副教授、宋傳學 教授
18.審核日期
2020.01.07
19.學院審定程序說明
經學院教學委員會讨論通過,可執行。
20.學院審定日期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