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教學單位名稱:伟德BETVLCTOR
02.實驗中心名稱:熱能工程實驗室
03.課程名稱:換熱器原理與設計
04.課程代碼:422320
05.課程類别:專業課
06.課程性質:選修
07.課程學時:24學時,其中含實驗2學時
08.課程學分:1.5
09.面向專業: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
10.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任務和要求
實驗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知識、能力與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具備車輛工程及能源動力領域複雜工程問題所需的換熱器試驗研究的綜合能力與高級思維。培養學生具備解決車輛工程及能源動力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适應換熱器試驗研究技術新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
實驗教學任務
1)解讀實驗教學大綱。向學生解讀《換熱器原理與設計實驗教學大綱》,幫助學生理解實驗教學目的(立德樹人、應掌握知識、具備能力與素質)及其達成途徑(課程實驗)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實驗學習、實驗考核與實驗素養達成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自查學習行為,調整學習方法并達成學習效果。
2)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政治品德修養,珍惜時間,求知問學,明理悟道;志向高遠,不懈奮鬥,樂觀向上,自強不息,培養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思維,樹立健康第一理念,加強體育鍛煉,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化育人,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新性勞動。
3)培養學生具備解決複雜工程問題所需的汽車性能試驗研究能力。即:
本實驗課程結合《換熱器原理與設計》課程的課堂講授,使學生掌握換熱器傳熱特性及流阻特性測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過對闆式換熱器傳熱及流阻特性測定的實際操作,使學生對影響換熱器傳熱能力及阻力變化的參數有更直觀的認識,并加深理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具備解決車輛工程及能源動力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适應換熱器試驗研究技術新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
實驗教學要求
通過《換熱器原理與設計》實驗教學,實現實驗教學目的,達成如下實驗教學要求:
畢業要求指标點5.2:具有對
新産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能力。
為達成上述實驗教學要求,針對教師、條件與學生,提出如下保障要求:
教師。要求積極備課,認真準備課程實驗;解讀實驗教學大綱,使學生清楚實驗教學内容與目标,以及應掌握知識、具備能力與素質;組織學生實施課程實驗,注重知識拓展,加強思政教育;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達成實驗教學目标;開展課程考核、評價與持續改進。
實驗室和儀器、設備條件等符合相關标準要求。
學生:加強思想政治品德修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珍惜時間,求知問學,明理悟道;志向高遠,不懈奮鬥,樂觀向上,自強不息,培養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思維,樹立健康第一理念,加強體育鍛煉,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化育人,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新性勞動;實現實驗教學目的,達成實驗教學要求。
11.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及實驗能力
學生應掌握實驗過程流量調節、溫度調節及進行參數測量的具體方法;掌握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和對實驗結果的評價方法。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及實驗能力包括:
實驗設計能力。即:學生能夠根據具體要求,設計實驗方案的實驗設計能力。
實驗實施能力。即:學生能夠根據實驗方法構建實驗系統,安全地開展實驗,正确地采集實驗數據的能力。
實驗分析能力。即:學生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适應發展能力。學生能夠适應汽車性能試驗研究技術新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
12.開設實驗項目
本課程開設1項必做實驗。針對關聯換熱器試驗研究的車輛工程及能源動力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研究或解決方案,完成開展實驗、正确采集數據,分析解釋結果、綜合有效結論等一系列實驗任務。強調立德樹人,強調堅持知識、能力與素質有機融合,,強調綜合考核、評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試驗研究”、“适應發展”等知識、能力與素質,達成換熱器試驗研究的綜合能力與高級思維。
表1 《換熱器原理與設計》開設實驗項目一覽表
實驗項目編号 |
實驗項目名稱 |
實驗類型 |
實驗性質 |
實驗學時 |
每組人數 |
首次開出年月 |
42232001 |
換熱器傳熱及流阻特性測定實驗 |
綜合性 |
必做 |
2 |
5 |
200107 |
13.實驗教材或指導書或主要參考資料
實驗指導書:自編
1、黃海珍等. 換熱器原理與設計實驗指導書. 自編,2016.05
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标準
1)考核要求
考核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操作的掌握以及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及分析的綜合能力,針對實驗操作及實驗數據處理分析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打分,評分标準參見表2所示。
表2 實驗考核評分标準
操作規範性,滿分20分 |
||||
0-5分 |
6-10分 |
11-15分 |
16-20分 |
|
不聽從老師指揮,不配合實驗組工作,幹擾實驗進程。 |
實驗規劃較差,在老師多次督促下能夠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較差,實驗現場記錄潦草。 |
實驗規劃較好,能夠在老師指導下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一般,實驗現場記錄較為準确。 |
實驗規劃得當,過程銜接緊密,能夠主動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較強,實驗現場記錄詳細、準确。 |
|
數據準确性,滿分40分 |
||||
0-10分 |
11-20分 |
21-30分 |
31-40分 |
|
實驗數據記錄嚴重錯誤;數據處理計算有重大誤差,結果不可信;數據圖表存在嚴重錯誤或表達不科學。 |
實驗數據記錄較準确;數據處理計算基本完整、準确,結果基本可信;數據圖表基本準确、表達基本合理。 |
實驗數據記錄比較準确;數據處理計算比較完整、準确,結果比較可信;數據圖表比較準确、表達比較合理。 |
實驗數據記錄準确;數據處理計算完整、準确,結果可信;數據圖表準确、表達合理。 |
|
數據分析及結論有效性,滿分40分 |
||||
0-10分 |
11-20分 |
21-30分 |
31-40分 |
|
沒有對數據結果進行科學、準确的分析;沒有考慮相關因素的影響或結論完全錯誤。 |
對實驗結果進行基本的誤差分析;結論基本可信。 |
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合理、準确的誤差分析;根據數據結果分析的結論比較合理。 |
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準确的誤差分析;根據數據結果分析的結論正确。 |
2)考核方式
根據現場操作表現及實驗報告質量等方式進行考核。
3)成績評定
實驗操作成績占20%;實驗報告成績占80%。實驗成績按15%的比例計入“換熱器原理與設計”課程總成績。不參加實驗以及實驗不合格者,本課程按不及格處理。
15.執筆人
黃海珍 副教授、王永珍 副教授
16.制定日期
20200103
17.審核人
劉研 副教授、馬純強 高工
18.審核日期
20200107
19.學院審定程序說明
經學院教學委員會讨論通過,可執行。
20.學院審定日期
20200114